近日,香港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在立法会上公布了2024年6月至2025年6月的整体申请及获批情况,同时香港入境处也发布了2025年上半年(1-6月)的最新数据。各项人才计划的申请与获批数据备受关注,特别是在高学历、高收入及特定行业人才的倾斜政策下,香港的人才引进形势正在发生变化。
一、2025年上半年人才计划概况
根据官方数据,2024年6月至2025年6月,香港共接收19.1万宗人才计划申请,其中13.9万宗获批,整体获批率约73%。
其中,高才通计划表现最为亮眼,一年内申请量达4.97万宗,获批4.04万宗,获批率高达81.4%;而优才计划受新政影响,获批率有所下降,仅9,049宗获批;专才计划则保持稳定,2.72万宗获批,获批率88.5%。
2025年上半年(1-6月)数据显示,香港人才引进政策进一步向高学历、高收入、特定行业人才倾斜,同时续签要求有所收紧。
二、香港优才计划
(一)获批人数
2025年Q1仅891宗获批,上半年(1-6月)略有回升(2771宗),但整体仍远低于2024年同期水平。
展开剩余81%(二)来源地区
97.26%的获批者来自中国内地,其余为海外申请人。
(三)行业分布
• 金融及会计服务(占比最高,913宗)
• 资讯科技及电讯(次高,646宗)
• 商业及贸易(第三位,223宗)
(四)学历分布
• 硕士/博士占比95.4%,学士学位仅44人获批。
(五)新政调整要点
1.取消打分制,改为12项评核准则(需满足其中6项)。
2.更看重高收入、国际化背景、STEM专业人才(科学、技术、工程、数学)。
3.续签新增“稳定收入”要求,需证明对香港的经济贡献。
(六)优才新政适合人群
1.名企高管(如世界500强、福布斯2000强企业)
2.STEM领域硕博人才
3.年收入超100万港币的高收入人士
4.有2年以上国际工作经验者
三、香港高才通计划
(一)整体申请量
自2022年底推出至2025年6月,累计申请13.5万宗,获批10.9万宗,获批率80.7%。
(二)2025年上半年获批情况
1.按申请人所属地区分类
• 内地人才占比94%,达15,931宗
• 其次为加拿大、美国、澳洲等地
2.按申请人前一年收入分类
• A类(年收入≥250万港币):5,091人获批。
• 政策收紧:2025年5月起,A类收入认定更严格,需持股≥50%且公司利润达标。
3.按申请人行业/界别分类
• 商业服务(16%)、金融(12%)、科技(13%)为三大热门行业。
(三)高才通政策调整与趋势
1.续签压力增大:需在港就业或创业,月薪建议≥3万港币,并提供纳税记录。
2.BC类院校名单扩充:合资格大学增至199所,内地新增至23所(如中国科学院大学)。
3.A类签证期延长:A类首次签证从2年延长至3年。
(四)申请建议
1.BC类毕业生:若符合199所名校名单,尽早申请(政策或进一步收紧)。
2.A类高收入人士:确保收入证明合规,避免临时持股或新注册公司申请。
四、香港专才计划
(一)2025年上半年关键数据
1.按申请人行业/界别分类
• 商业和贸易(19%)、学术研究和教育(14.2%)、艺术/文化(14.1%)为TOP3行业。
• IT技术员需求激增,因香港新增8大技术工种引进政策(含资讯科技技术员)。
2.按申请人每月薪酬分类
• 38%月薪2-4万港币
• 20%月薪4-8万港币
高薪岗位多集中于金融、科技领域。
3.按申请人学历分类
• 本科及以上学历占60%,部分技术工种(如飞机维修员)放宽至非学位专才。
(二)申请建议
1.企业主:可通过自雇模式申请,需证明公司真实运营(如租赁办公室、雇佣本地员工)。
2.受雇人士:确保职位与学历匹配,薪资达市场水平。
香港的各项人才引进计划将更加注重经济贡献和行业需求,尤其是STEM领域的高端人才。申请人需根据新政策精准规划,确保满足更多的评核标准,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对于有意向移居香港的专业人士来说,了解政策动态、准备齐全的申请材料,已成为成功获批的关键。
发布于:广东省金领速配-个人配资-在线股票配资配资网站-线下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