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点成果连年扩大、绿色信贷规模持续增长……自2015年浙江湖州提出发展成为全国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设想,10年来,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湖州模式”硕果累累,部分经验已复制到多地。
当前我国绿色金融发展进入快车道。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绿色金融发展重点已从规模导向转向精准赋能协同发展的新阶段。
“湖州经验”复制至全国多地
“浙江以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为引领,在立法实践、标准探索、可持续信息披露、政策激励、产品创新及数字化平台建设等方面,形成了以‘湖州经验’为代表的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经验,相当一部分成功实践传播和复制到我国多个地方,乃至其他国家和地区。”近日,在湖州举办的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2025年年会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交流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陆磊作主旨演讲(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代为宣读)时表示。
浙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率先实践地。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张雁云表示,多年来,浙江以湖州、衢州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为突破口,在绿色金融地方立法、打造数字化基础设施、构建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探索形成了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浙江方案和浙江经验,有力促进了绿色金融与经济低碳转型的良性互动。
自2017年成为全国首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以来,湖州创新构建绿色金融“六大工作体系”,累计形成74项全国首创性试点成果,相关做法被国内100多个城市学习借鉴,并被多个国际组织列入观察中国绿色金融改革的城市样本。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也是湖州绿色金融改革10周年。湖州将持续深耕绿色金融,务实推进转型金融,全力打造全国绿色金融能力建设基地。”湖州市委副书记、市长连坤明表示。
金融活水精准滴灌,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近几年,湖州绿色金融工作体系加快建设,绿色信贷规模快速增长。试验区建设8年以来,湖州市绿色信贷年均增长41%,绿色信贷余额占全部贷款比重超33%,高于全国平均近20个百分点。
我国绿色金融多维度稳健发展
2015年,绿色金融改革试点的设想在湖州启动,通过顶层设计与地方试点相结合,启动了绿色金融改革的探索之路。循着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有效路径,试验区模式持续推广至全国。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马骏如是评价:10年后的今天,我国绿色金融已经走在世界前列,绿色信贷规模和绿色债券市场规模均居全球首位。
对于当前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副行长孙孝坤认为,从政策层面来看,绿色金融标准体系日趋完善,监管要求逐渐精细化。从市场层面来看,我国绿色金融规模庞大,产品丰富,参与主体多元。从发展趋势来看,呈现双轮驱动特征,产业端通过转型金融、碳市场扩容、科技赋能等手段,破解高碳行业升级瓶颈,资金端依托信托资金、信贷资金、低成本债券和环境权益质押,引导长期资本注入绿色领域。
绿色金融持续蓬勃发展,背后离不开专业力量的支持。今年是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下称“绿金委”)成立10周年,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张怀清表示,10年来,绿金委在绿色金融理念传播、支持政策落地、产品服务创新和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有力地支撑了湖州等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试点工作,深度参与G20可持续金融工作组等一系列国际合作,充分展示了中国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国内各大金融机构也是全“绿”以赴。以国家开发银行为例,该行副行长陈梦蒙表示,该行坚持把绿色创新切入产品服务,加大绿色金融债券发行力度,围绕美丽中国建设等重点领域,累计发行2070亿元,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挂钩贷款和环境权益的贷款,助力企业绿色低碳转型。
气候风险分析和管理也是我国绿色金融需要向国际水平迈进的领域之一,当前,金融机构也在积极探索创新实践。以工商银行为例,工商银行副行长王景武介绍,该行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环境风险管理体系,对投融资实施分类、绿色管理,在业内率先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了环境风险信息智能提示和分类管理,率先发布环境风险压力测试结果,是全球最早开展此类研究的金融机构之一。
绿色金融由增量向提质转型
未来,我国绿色金融面临着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的转型。张怀清表示,需要继续健全绿色金融体系,有力、有序、有效支持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
陆磊表示,下一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将汇聚各方力量,着力推进绿色金融发展。一是推动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有效衔接;二是积极引导金融支持自然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三是继续深化绿色金融国际合作;四是继续支持和指导绿色金融区域改革创新工作,支持浙江湖州绿色金融能力建设基地等宝贵探索。
当下,转型金融是未来绿色金融需要开拓的重点领域,也是下一个风口。马骏表示,转型产业占经济的比重远大于纯绿产业,在政策、标准和能力到位之后,转型金融业务有望呈爆发式增长。我国已有多地出台了地方性转型金融标准。其中湖州启动了一批转型项目,并提供了激励政策、转型规划模板和“碳账户”等服务。
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制定转型规划是响应政策的必要行动,也是可持续发展转型的重要指引。
马骏认为,银行的转型规划包括该机构在短(如5年)、中(如10年)、长期(2060年前)内降低其碳排放(包括自身运营碳排放和投融资碳排放)的路径、目标和具体措施。他建议,建立转型规划之后,银行需要通过采取三大举措来落实:一是为客户提供绿色与转型融资,推动高碳客户减碳;二是降低对不可转型客户的贷款敞口;三是提高对低碳客户的敞口。
金领速配-个人配资-在线股票配资配资网站-线下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